清婉和芷兰分头行动,清婉让翠柳悄悄去打听当年贵妃身边的宫女太监如今的下落,而芷兰则在宫中的典籍里翻找有没有关于那位贵妃的记载,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好。
翠柳这边,四处托人打听,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打听到当年贵妃身边有个小宫女,后来被调到了御膳房做事,只是那小宫女如今也变得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了。
清婉得知后,便找了个机会,趁着去御膳房查看膳食的名义,见到了那个小宫女。小宫女见了清婉,吓得赶忙跪下,头都不敢抬。
清婉轻声说道:“你别怕,我今日来,只是想问你些关于当年那位贵妃的事儿,你如实说便是,我不会为难你的。”
小宫女身子微微颤抖着,犹豫了半晌,才小声说道:“娘娘,奴婢知道的也不多呀,当年贵妃娘娘对我们这些下人都挺好的,可不知怎的就突然被打入冷宫了,奴婢真的不清楚是为什么。”
清婉又问道:“那你可记得在她被打入冷宫前,有没有见过她和什么特别的人来往,比如一个黑衣人之类的?”
小宫女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里满是惊恐,她连连摇头,说道:“娘娘,奴婢不知道,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啊,求求您别问了。”说着,竟哭了起来。
清婉见她这般害怕,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了,便叹了口气,安慰了她几句,让她起来,然后离开了御膳房。
而芷兰那边,在典籍里翻找了许久,也只找到了寥寥几句关于那位贵妃的记载,无非是说她容貌绝美,才情出众,深得皇上宠爱,可对于她被打入冷宫的原因,依旧是毫无提及。
清婉和芷兰再次聚在一起时,两人都是一脸的无奈和沮丧。
芷兰说道:“这事儿真是棘手,感觉越查越迷茫了,咱们现在还是毫无头绪,那信函就像个谜团,怎么都解不开啊。”
清婉也是眉头紧锁,说道:“是啊,可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我总觉得这背后定是牵扯着很大的事,若是不弄清楚,说不定哪天就被卷入其中,连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呢。”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时,清婉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宫中的老太监李公公。李公公在宫中伺候了好几代主子了,见多识广,说不定他会知道些什么呢。
清婉和芷兰赶忙去找李公公,李公公正在自己的住处喝茶,见她们来了,忙起身行礼。
清婉笑着说道:“李公公,您快别多礼了,今日我们来,是想向您打听点事儿,您在宫中多年,想必知晓不少事儿吧。”
李公公笑着说:“娘娘客气了,您想问什么,只要是咱家知道的,定当如实相告。”
清婉便将那信函的事儿以及打听到的关于冷宫贵妃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然后问道:“李公公,您可知那贵妃当年被打入冷宫的缘由,还有那和她见面的黑衣人到底是谁呀?”
李公公听了,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娘娘,这事儿可牵扯大了呀,当年那位贵妃,其实是被人陷害的,她本是无辜的,至于那黑衣人,据咱家所知,是朝中一位大臣派来的,那位大臣似乎想从贵妃这儿得到什么东西,可具体是什么,咱家也不太清楚啊。”
清婉和芷兰一听,心中一惊,忙问道:“那大臣是谁呀?”
李公公犹豫了一下,说道:“这咱家可不敢说呀,那位大臣如今在朝中势力还不小呢,要是传出去是咱家说的,咱家这脑袋可就没了。娘娘,您就别再追查这事儿了,免得惹祸上身啊。”
清婉心里明白李公公的顾虑,可她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说道:“李公公,您放心,我们不会把您说的话传出去的,只是这事儿太蹊跷了,我们若不弄清楚,这心里实在是不安呐。”
李公公叹了口气,说道:“娘娘,您这又是何苦呢,有些事儿啊,知道了未必是好事,您就当不知道这信函的事儿,好好在宫中过日子吧。”
说完,李公公便不再多说什么了,无论清婉和芷兰再怎么问,他都只是摇头叹气。
清婉和芷兰无奈,只好谢过李公公,离开了。
回到宫殿后,清婉坐在榻上,心里思绪万千。她知道这事儿越来越复杂了,牵扯到朝中大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那信函就像一个钩子,勾着她的好奇心,让她怎么也放不下。
芷兰看着清婉,说道:“清婉,李公公都这么说了,咱们要不就先放一放吧,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查,现在贸然追查下去,万一真出了什么事,可就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