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拦住那群恶魔。
如意慌慌张张上了火车,看到杨树拼命拦住这群人,被打得好惨。
呜呜呜——
小陶的眼泪又流出来了。
电影院里一片观众的抽泣声。
火车已经启动。
如意看到杨树被打,急的想要下车,可车门已经关上。
她只能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焦急地看杨树被打得满脸血。
“快走!不要回来!如意,再也不要回来!”杨树对着开走的火车大叫。
他的话遭到了更加凶猛的毒打。
可杨树不在乎。
他嘴里吐了一口带血的吐沫。望着已经行驶向远方的火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真好——”小陶哭着抽出纸巾,狠狠擦了擦鼻涕。
以前看别人从电影院出来,涕泗横流,她觉得好夸张。可这电影太好哭了,她眼泪和鼻涕已经哭出来了。
如意独自去了京城,她向往的地方。
原本她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可她哑了,也失去了本属于她的机会。
她找了一份洗碗的工作。
不需要她说话,只默默埋头苦干就行。包吃包住。
可她的苦难没有过去。
哪怕生活窘迫,最需要钱的时候。如意也保持着美好的品德。她拾金不昧,被记者拍下来,登上了报纸。
她的养父母和弟弟,带人追过来了。
要押她回家结婚。
如意又逃了。
这回她逃得远远的,找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
那时候还不流行用手机点外卖。
如意打工的餐馆,附近有几所学校,有人打电话订餐,如意就送进去。
她年纪小,脸嫩,没放弃学习的机会,经常蹭课听。
许多人都以为她是自己学校的学生,经常看到她出入宿舍,给同学带饭。
如意最喜欢去的是一所艺校。
她哑了唱不了歌,仍然喜欢听人唱,偷偷蹲在外面墙脚,听老师讲唱歌技巧。
她还学了跳舞。
如意发现自己有舞蹈天赋。别人几遍练不好的动作,她看一遍就会了。
如意人生中的转变机会来了。
舞蹈班的学生,不让晚上点夜宵。可架不住她们想吃。
这天如意送外卖被逮住了。
“谁点的夜宵!谁点的?站出来!”舞蹈老师发现如意手里拎着几个盒饭,狂怒道。
没人承认。
“这位同学,你告诉我,是谁叫你送来的?”老师问。
如意摇摇头,喉咙发出刺耳的阿巴声,表示自己是个哑巴,说不了话。
“装!你继续装呀!”老师误会了。
观众们看到老师对如意凶,理解她的心情,但又很气愤。
可随着剧情的变化,观众们开始喜欢老师了。
因为老师成了如意的贵人。
她知道如意的遭遇,告诉如意,她的养父母和弟弟在犯罪。
她还发现了如意的舞蹈天赋,知道她逃婚辍学,带她去了聋哑学校。如意在那里,加入了舞蹈班。
她们身有残缺,但自强自立。
从舞蹈班毕业,进了舞蹈队,如意能上台领舞了。
如意越过越好,养父母和弟弟遭报应了。
那座偏远小山村,拐卖人口犯下的种种恶行曝光了。
这段剧情大快人心!
观众们看了又哭又笑。
如意终于敢回乡看一看了。
尽管她知道,她也是被拐卖的孩子,这不是她的家乡。但她与杨树终于联系上了。
他们时常写信.
一封封书信,寄托着两人的相思。
她在信里叫对方大树。
有天大树问她,可以来看她吗?
如意答应了。
镜头的最后,是一场残疾人艺术团登上晚会舞台,带来的舞蹈表演。
——《千手观音》
如意是领舞。
美轮美奂的舞蹈,给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震撼人心的舞蹈表演,作为《如意》电影的落幕。
电影的最后,如意见到了杨树。
杨树手里拿着一枝玫瑰。
如意朝对方扑过去,紧紧抱住杨树。
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