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那边秦明月正跟着柯霜奔往青安山,这边程清淮正在训练场与人力战。
事情的起因是兰崖城守将千秋北老将军带着程清淮到校练场转了一圈后,欲封他为右参将。
只是军队功名那都是要上阵杀敌,靠军功换的。在场的这些将士,几乎都是上过战场出生入死的人。程清淮作为一个流民,还未立寸功便被封为右参将,这让这些在场的儿郎们心中皆是不服。
“他乃老将军程之子。”千秋北意有所指的说明。
“老将军英勇盖世,而他只是都城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少爷。”
“他现在只是一个未立寸功的流民,有何资格做我们的有参将。”
“我们追随过老将军,不代表要追随他的儿子。”
……
看着不服的将士,程清淮回头看了眼千秋北,心里顿时明白,父亲的光环虽然能让他们对自己以礼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认可自己。若是要掌控南蜀数十万大军,靠上辈的光辉是不行的,还得靠自身本事才行。
于是程清淮欣然的接受了几个刺头当场比武的挑衅。
程清淮三岁握枪,四岁提剑,五岁骑马。虽然说他从小在南蜀顶着程清婉的身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实际上他在世人看不到的地方一直都刻苦练功,勤修苦练。
所以,那几个刺头,压根就不是他的对手。
第一个上场的,刚出招便被他一个回身旋踢,踢下了台。
第二个上场的,在他手下过了三招。
第三个上场的千夫长李百全,身手稍微厉害一点,过了十来招后,一个不察便被程清淮抓住破绽,寒枪指在了他的喉头。
程清淮意气风发地收起长枪,脸不红心不跳,嘴角上扬问着下面:“还有谁愿意上来切磋一下?”
“世子的功夫确实不错,想来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只是不知这马上功夫又如何?”一位年轻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走上了台,如果不是程清淮,这个右参将之位应该是他游击将军姜铭之的。
“愿与尔一试。”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着他。
姜铭之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一队归巢的飞鸟从校场飞过,他笑了笑指着远处的山林说道道:“你我二人从这里出发,到山林边返,策马而驰,谁猎得的大雁多,谁先返回,谁就算胜。”
“可以。”程清淮说完便纵身上马,接过了士兵递过来的弓箭。
激昂的战鼓响起,少年们跃马扬鞭,飞奔向前,他们同时拉弓插箭,瞄向了飞翔的大雁。
“嗖——嗖——”
两只凌厉的箭破空而出。
“嗖——嗖——”
又是两只箭飞向上空。
“姜将军,就是厉害,这箭法,百发百中啊!”
“那可不,他的骑射功夫军中他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哟,这世子爷,连着两箭都落了空!”
“就说他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少爷嘛!”
“哈哈哈……,纨绔子弟!”
…………
听着周围的议论声,程清淮敛了敛心神,重新找准感觉,对准了飞翔的鸟,射出一箭。
“啪!”
一只飞鸟掉了下来。
程清淮嘴角动了一下,很好,就是这个感觉。
………………
一炷香还没有燃完,程清淮与姜铭之便同时回到了起点。
姜铭之轻笑着对程清淮说道:“世子马背功夫不错!”刚刚士兵的议论声他都听到了,前面两箭都放空了,就算他后面百发百中自己也是赢定了。果真是没用的家伙,姜铭之心中暗暗鄙夷。
“让姜兄见笑了。”程清淮对他的轻笑并未介怀,语气如常的说道。
先回来的一个士兵将姜铭之的战果呈了上来,十只箭,射下了十只大雁,百发百中!
下面的将士都替他自豪着。
“我就说嘛,姜将军的骑射是非常厉害的。”
“确实是厉害,箭无虚发呀!”
“那可不,这可是战场上出生入死练出来的,岂是那都城中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爷可比的?”
……
人群中的议论声随着另外一位士兵的回来戛然而止,姜铭之得意的笑容也凝固在了嘴角。
程清淮前两支箭虽然射空了,但是他有一支箭确是串着三只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