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开局方式错误的人类文明 > 分段阅读_第 194 章

分段阅读_第 194 章

一秒记住【38看书】提醒各位天才们谨记本站网址:

火力倾泻,他们几时见过这种搞法?

由于无法定位得太过于精确,所以说的是一年以后到,实际上,从现在开始,好几个工作组就不得不长期住在在空间站里面时刻监控,以捕捉到大灾难bào发的瞬间景象,当然,为了避免忽视细节问题,这个镜组是可以拆卸的,可以运到下一个观测点去看重播,重播,再重播,直到人类把所有能够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全部记录下来为止,如果顺利的话,这次得到的东西应该可以研究好几十年,之后几十年的经费就不用花心思去编了,只需要说“我,科研,钱!”就行。﹢三∪捌∪看∪书﹢

除了光学观测镜组这个庞大的部分外,shè电观测等几个花钱相对较少的设备也在其他几个观测点展开,其中以位于4.8光年外,也就说4年后才能观测到**部分的那组遥测系统最为庞大,人类直接“BOOM”了一颗矮行星当底座,整个shè电锅的直径接近1500公里,光是供电和维持的设施群就相当于一座小型的城市,可以说,光学镜组已经是这一整套玩意儿里面最便宜的一个了为此联合国和五大流氓,哦,四大流氓今后十年的天文研究方面的预算差不多全进去了。

导致每一个进入控制中心和观测中心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在最初的狂喜之后,都显得有点战战兢兢的感觉,要知道,如果最后证实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或者说他们预估有误,这些东西得废弃掉一大半重新来的话,怕不是当天晚上就会被套麻袋带去墙根打靶,当然,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是今后几十年内经费减半甚至被扣到几乎一毛不剩怕是免不了了要知道,他们这次的奢华套装总造价已经超过了研究理论物理学的那帮子人的环月球对撞机了......那些家伙像弄个环恒星对撞机已经很久了,只不过没钱弄而已。

环月球对撞机,全程是环月球轨道强子对撞机,通过聚变供电,现在则是通过光聚反应产生超高能粒子流进行约束和偏斜,最终撞击靶标或者对撞,研究高能态下粒子环境和制造新物质差不多全靠它,比如说人类心心念念许久的跃迁,高维虫洞之类的乱七八的黑科技,如果真的要实现的话,这种等级的对撞机是免不了的必要投入理论上来讲,以目前的粒子对撞机的水平,要想达到接近宇宙大bàozhà程度的状态,撞出黑洞之类的好康的东西需要环太阳系对撞机.........然而,问题就在于没有这种巨构工程,物理学进步就是这么慢,天知道能不能点出这种巨构工程所需要的技术水平来这就是一个矛盾循环了。

不过,现在来说,造个环恒星和环太阳系对撞机也就是一个成本问题,超固体让它们可以抵御太阳潮汐力和超高温,甚至加上重岛超导元素等材料还能让太阳成为戴森环,为这套粒子对撞系统供能,而跳跃器和移位器让人类可以方便而且相对便宜的把这些组件送到该去的位置的,并且保证他们不掉进太阳,而且还能随时进行调整校对,所以,现在剩下的问题就只剩钱的事情了。

所以,那些玩物理学的都是一群喜新厌旧的人,哪天就看之前还宝贝得不行的环月球对撞机不顺眼,想弄个更大更Waaaaaah的对撞机,最好是能够撞出黑洞或者奇点之类东西的那种,至于说万一玩脱了怎么办,这就是跳跃器和那些人类没有殖民和开发的鸟不拉屎星系以及土著们的存在意义所在了横竖不会zhà了太阳系和地球,那就无所谓了,可以说,在宇宙距离下,以任何不以超光速扩散的东西,就是二向箔他们都敢找个星系什么的拍个看看是什么效果如果有那种东西的话。

而现在,玩天文物理的还有那些地质的,考古的,甚至玩生物的都玩上了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华装备,如果不出个什么大成果,大概不用等国会把人套麻袋,那些物理学家就得提着撬棍来给这些“暴殄天物”和“浪费经费”的家伙挨个开脑洞了,嗯,物理意义上的脑洞。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倒三观的东西.......

靠近中心的恒星在瞬间拉长为了针型,整个第四旋臂的光学形象彻底扭曲,就好像把它整个压缩为了一个短小的方块,星辰bào发出远超任何时候的光芒,如海啸般的电磁波和引力波席卷而来,遥感阵列上的计算机在一瞬间进入满负荷状态,数据记录和自动分析结果在短短几秒钟内刷了数百页,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微观世界或者说这样的巨型仪器所能感知的世界当中对于普通人和大部分电子设备来说,只是轻微的有点噪声而已,甚至护卫舰上的引力波雷达都只不过略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