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开局方式错误的人类文明 > 分段阅读_第 191 章

分段阅读_第 191 章

得亚空间和正常空间互干涉,造成类似潮汐力的力场效果,而新引擎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虽然无法开启亚空间开口无法进行跳跃,但是这些混乱地区,亚空间互干涉的现象更容易出现,于是,通过这些装置,新引擎最初是试图通过类似引力泡的方式构筑一个推进空间,当然,结果就是一连串的bàozhà。

随后,实验组将引擎的方式改为了拉进式,在前方形成一个类似巨型引力井一样的东西,从光线的明显弯曲,出现了引力透镜的情况来看,这个力场的强度已经快要接近黑洞视界的效果了,而这样的引力井自然就会形成两个基本的物理现象,其一,就是对周围的物质产生向心加速度,其二,时空膨胀,其相对时间会被拉长,导致在外界看来飞船只是一瞬间就加速到了一个很高的速度,实际上在这个引力

-->>

井附近它已经加速了有一段时间了。

引力井迅速衰减消失,飞船也获得了足够的末端速度,向着某个方向前进,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首先在这种超强潮汐力拉扯下,飞船内的所有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加速度也就是一个向前的过载力效果,不少敏感的设备就会在这个瞬间被破坏,其次,由于这个引力井的相对位置并不能控制得极为精确,导致飞船前进的方向会是一个大概方向,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差。

最后就是,这玩意儿基本上没法减速,也没法做出有效的姿态调整,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纯粹的随缘箭法流派,往哪边飞就全靠运气和人品,虽然它是事实上确实达到了亚光速这个条件,但其实用xìng非常的可疑,或者说在科学家们捣鼓出什么可以扛得住这种潮汐力撕扯的内部设备或者保护机制之前,这东西就连当一发导弹都有点无法胜任,最多只能当极为昂贵的亚光速动能火箭弹可是以它的造价来说,这显然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因此,从各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新引擎就好像是曾经的核聚变试验堆一样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只有研究和参考价值而已,甚至比聚变堆还要难以突破,这已经不是单纯氪金能够解决的问题了,最起码在当前人类的理论体系下也基本上无法提出什么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说少数几个解决方案都已经被证伪,所以,在第一旋臂的新引擎试验也就渐渐不再那么频繁起来。

“所以说,那些人最后还是没有拿出什么结果来?”“嗯,不过,你们生物调研组的也没有什么成果啊。”确实如此,对于这个旋臂的特殊生态人类也很感兴趣,但是生物和生态环境组的却一直没有拿出什么成果或者说重大成果,诸如一些新物种发现,新的生态环境还有对于生命是如何形成的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有很多的,不过对于第一旋臂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生态环境,没有发展出高级生态圈这个问题就没法回答了。

由于亚空间科技的存在,人类的应用物理学和应用系的科技水平进步速度突飞猛进,毕竟这里面大把的没法搞懂原理或者不需要搞懂也能用的东西,但是,在理论水平上进步并不比过去快,甚至随着理论的逐步走到瓶颈,进步速度反而日渐缓慢,不少理论方面的物理学家已经在郑重的讨论要不要来一次更大规模的bàozhà模拟宇宙初开时的状态,以深入的研究微观世界以及宏观世界的这些奇特的现象了。

第一旋臂,末端星区挖掘场

“俺的娘叻!”老吴直起腰,脊骨发出一声脆响,长时间趴在地上干活让他的老腰实在有点受不了,不过,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用小刷子和小镐子一点点还原出来的化石总算是出现在了面前,这是一只双足直立生物的骨骼,看上去有点类似恐龙,但是头部显得较小,没有突出的嘴吻,更像是一种反关节的猿类生物,上下都有两只颇大的犬齿,明显的ròu食xìng特征。

“那个谁,过来记录一下,这里又发现了一具。”相对于基本上都在补给区干活的那些人来说,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人的工作环境就非常的恶劣,而且工作量极大,因为要研究这个旋臂为什么没有高等生物的存在,就必须涉及到对于古代地层和岩层的研究,以确定到底是它没有诞生生命,还是生命以某种形式消亡了。

“这都是第几具骨头化石了?”“第三十五具了吧,都是同一种物种”“它们分布挺广啊,从低纬度到高纬度都有,这是不是不太符合常理?”“不符合常理的东西我们这些日子都见过多少了,继续挖,我感觉下面应该还有更多。”在这个宇宙里面干古生物和地质考察的确实几乎能够和克苏鲁神话里面的考古学家相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