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zhà弹’”
“就像以前的核武器?”
“对,就像以前的核武器。”
“嗯,那你说服我了!”
对于人类这种追求的就是一瞬间的快乐和刺激的生物而言,如果一个装置不能平稳控制会bàozhà怎么办?那么就先让它zhà得更激烈,然后我们再讨论如何驯服这个bàozhà能量的方式人类在这个事情上一向富有经验而充满天赋。
“所以,我决定将它命名为‘V-Bomb虚空zhà弹’,代号‘暴躁男孩’”
用小型的跳跃器打开减速跳板,然后激活聚变核弹将巨大的光热幅能直接打进这个“减速板”当中,迫使亚空间畸变为
“超加速板”,从而释放出比投入能量高出几个数量级的能量,以高能粒子流和光热辐shè的方式,当然,也混杂着某种可以侦测到但是无法利用的类引力现象。
【亚空间“加速板”“减速板”】
并非是字面意思,我们都知道,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一个度量,而非一种实际存在的事物,因此,能量本身也是相对的,它存在一个基准点,而这个基准参照点则是人为定义的,例如,人类将一个物质粒子的能量为0的状态称之为绝对零度,换句话说,人类以物质粒子在绝对零度时的运动为0能量基准,但实际上它依然还有能量,标记就是负数的负能量。
而如果我们把现实宇宙的物质粒子比喻为在一个以某速度V(基准能量)运动的平面上以相对速度E(相对能量)运动的箱子的话,那么亚空间开口就相当于在这个被称为“传送带”的平面之外的另外一个平面,人类给了它一个代号“踏板”,在正常跳跃的机制当中,由于每次开启跳跃的时候,踏板都是以开启物质为基准出现,因此,该物体无论在“传送带”上是以什么速度运动,相对于踏板来说都是静止,也就说无论你以多高的速度跳入亚空间,你相对亚空间就是静止。
反之,由于亚空间不能自由跳出,因此是有一个参照物B作为跳出踏板的开启目标,因此,踏板相对于参照物B来说是静止的,所以任何物体从亚空间跳跃出来,都相对于参照物B是静止的。
当然,这是一个简化版的模型,实际上,这内里的模型相当的复杂。
而什么是减速板呢?那就是不进行跳入,并非以自身为目标召唤这样的一个踏板,而是将踏板以低速的目标弄出来,并维持不让他消失的来衔接在传送带旁边,也就文里的“桥接”,再用一个通道桥将“踏板”和“传送带”卡在一起,那么就像你从速度10的传送带跳到速度1的同向传送带上一样而体现在物质粒子上就是物质粒子的热运动飞快衰减,表现就是桥接带在短时间内疯狂降温,将海量的热带走,而这个热就等于是被亚空间吸收了。
本质上,这种降温的方式,就相当于你在一条传送带上坐着一辆飞驰的车辆,然后将一根铁棒一下子伸出去chā在旁边那条慢速传送带上,然后让自己减速一样至少在这根铁棒(异形力场)被你折断之前,你的的确确可以减速,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
而加速板就是反过来,也就说教团用来破坏米戈飞船的方式,相当于在传送带上叠合替换了一截,上面所有的箱子都进入了一个加速区,然后在离开加速区后,它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就比原来快得多了(然后会迅速减速,也就是从高能态跌落,然后释放光子。)
而在实际上的表现就是:在进入这个叠合区的时候,构成物质A的所有粒子都从这个区域当中获得了足够巨大的能量,升到相对于叠合区外的高能态,而由于是所有粒子在同一时刻获得了同样多的能量,所以,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或者说相对能量依然是不变的,因此,构成该物质的粒子并不会自动解体掉;
而当叠合区消失,这些高能态的粒子又会自动跌落回正常能态,并释放出巨量的光子,同时因为粒子在释放掉多余能量的时候并不是同时释放并且释放相等比例的量,那么它们之间的相对能级就不会维持原本的样子当能级够高足以对抗核力的时候,就会自动裂解为质子,中子和电子,并释放出更多的光子。
而人类是打算用“减速板”这种亚空间的特征之一来做为热罐,解决人类飞船的废热问题,然后后来发现了在减速的棒子快速折断后,就会逆转为加速板(该原因目前未知,就不剧透了),又打算用来当能源用,将粒子团变成高能态,然后它叠落后,就会释放光子,如此反复,就